
《小說選刊》2021年第1期目錄
卷首語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朋友們,新年好!
正在熱映的由萬瑪才旦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氣球》,傳遞出熱辣、凌厲而又多情的高原神秘氣息。兩只套套被小孩子吹成氣球玩而引出的詼諧故事,傳遞出有關生死輪回、信仰與現實的宏大命題。萬瑪才旦是一個優秀的藏族小說家,文字干凈,通透,悲憫,恭謹,總能在很短的故事里表達出深刻的人文思考。如今他以導演的身份叱咤國際影壇,充分說明:不想當導演的作家不是好編劇。
來了,又來了,楊少衡!楊少衡的官場小說,出神入化,是官員們的“心驚”和“心經”。貪官們的俗套落網故事和不凡俗的救贖手段,正應了《紫煙升起來》化用的李白的詩:日照香爐升你媽,高堂明鏡悲白發。人在做,天在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蔣韻啊,蔣韻!蔣韻總是在無情的世界里尋找多情。她的一系列小說《心愛的樹》《你好,安娜》《我們的娜塔莎》,以詩意筆觸回望過去年代,那些活著之痛,愛情之痛,友情之痛,痛得椎心泣血,痛得蕩氣回腸。蔣韻的筆似柳葉刀,剜的是人心頭最柔軟的部分,刀過之處雖不見血流,然而讀者已經多次房顫。
改革先鋒蔣子龍,筆記小說描眾生。春風桃李花開日,老樹著花綻新枝。子龍大師跟文壇那幾個大人物一樣,也開始接續《太平廣記》《世說新語》《三言二拍》《閱微草堂》傳統,寫起筆記小說來。前有王蒙《老王系列》、莫言《一斗閣筆記》、馮驥才《俗世奇人》廣受贊譽,今有蔣子龍《尋常百姓》筆力遒勁,散淡從容,意境高遠。
本期幾個青年女作家的小說都非常好看:張魯鐳《桉樹下》寫前疫情時代,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為拿簽證委曲求全做保姆的故事。后疫情時代,故事的走向一定不會是這樣。期待她再寫續篇。朱文穎就是個探索狂,《一個形而上的下午》又在小說形式探索道路上一通瘋跑,以“元小說”的特質,模糊了虛構和紀實的邊界,把她身邊有臉有面的活人都寫到了小說里,不知車前子、張楚他們看了會不會想打她?王可心《一雙耐克籃球鞋》與莫泊桑《項鏈》結局有異曲同工之處:一個含辛茹苦的單親母親,省吃儉用拿賣血的錢給上大學的兒子買了一雙耐克籃球鞋,學校發現后,卻取消了兒子的低保家庭助學金。生活的荒誕與藝術的真實交織,讓人一聲嘆息又潸然淚下。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朋友們,悠遠的報時鐘聲已經敲響,2021年的新年曙光已經照耀在中華大地上。新的一年,《小說選刊》會繼續與人民同行,讓小說走進人民,引領作家講好中國故事,創作出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小說選刊》2021年第1期
經典回望
氣球 萬瑪才旦
選自《花城》(雙月刊)2017年第1期
中篇小說
紫煙升起來 楊少衡
選自《北京文學》2020年第12期
創作談 主人公的由來 楊少衡
我們的娜塔莎 蔣韻
選自《收獲》(雙月刊)2020年第6期
烏蘭牧騎的孩子:鐵木耳與海蘭花 鮑爾吉·原野(蒙古族)
選自《芙蓉》(雙月刊)2020年第6期
戈多來了 孫睿
選自《當代》(雙月刊)2020年第6期
無所依 黑鐵
選自《芒種》2020年第12期
短篇小說
尋常百姓 蔣子龍
選自《清明》(雙月刊)2020年第6期
創作談 姑且稱作“筆記小說” 蔣子龍
一個形而上的下午 朱文穎
選自《十月》(雙月刊)2020年第6期
桉樹下 張魯鐳
選自《當代》(雙月刊)2020年第6期
灰磚樓 牛余和
選自《中國作家》2020年第12期
一雙耐克籃球鞋 王可心
選自《作家》2020年第12期
黃昏誤 李知展
選自《作品》2020年第11期
良方 王也丹
選自《佛山文藝》2020年第12期
再見,薩爾文 李曉晨
選自《青年文學》2020年第12期
追尾 王刊
選自《四川文學》2020年第12期
微小說
2020“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
獲獎作品選登
命運 戴希
最后一只蒼鷹 袁良才
借款記 邢慶杰
當歸 大海
父親與經濟學 唐波清
耳環 張建忠
改錯 許心龍
陳述 余清平
約克廣場的流浪漢 夏婳
不死鳥 漠凡
本刊消息
第十一屆“茅臺杯”《小說選刊》年度大獎揭曉
篇目書法 張克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