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現場

廣東柯藍散文詩研究中心揭牌
柯藍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廣州舉行
12月18日、19日,由廣東散文詩學會、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和海豐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柯藍誕辰1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廣州舉行,共同緬懷柯藍為中國散文詩事業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追思和學習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傳承和弘揚他的散文詩藝術。
《中國作家》雜志副主編高偉,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劍冰,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學與出版管理主任、詩歌評論家楊志學,河南省散文詩學會會長、評論家王幅明,《人民日報》副刊編輯周舒藝等省外嘉賓,文學評論家、中山大學教授謝有順,廣東省文聯副秘書長、創作研究部主任、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梁少鋒,羊城晚報社編委、副刊主任、廣東省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陳橋生,廣東省作家協會社聯部王璐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散文詩愛好者共同參加了活動。柯藍之子唐建新攜夫人出席了系列紀念活動。
紀念活動分為“紀念柯藍誕辰100周年散文詩朗誦會”“紀念柯藍誕辰100周年散文詩研討會”和“廣東柯藍散文詩研究中心”成立并揭牌三個部分。18日晚,在散文詩朗誦會上,演唱了柯藍作詞、柳成蔭作曲的歌曲《踏著星光遠行》,同時通過舞蹈和多種形式的朗誦,生動演繹了柯藍散文詩的豐富內涵與美妙意境。
19日上午,研討會由廣東散文詩學會會長陳惠瓊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評論家等齊聚一堂,就柯藍在中國散文詩的巨大成就進行研討,點評柯藍的散文詩,回顧與柯藍的交往情誼,總結柯藍散文詩的歷史與貢獻等等。
19日下午,“廣東柯藍散文詩研究中心”在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五山校區正式揭牌,該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柯藍散文詩研究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填補了廣東省散文詩研究的一個空白。
柯藍(1920-2006),原名唐一正,1920生于湖南長沙人,我國延安時期的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長、中國散文詩的普及傳播者、當代散文詩泰斗、奠基者。1938年柯藍在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長期擔任新聞文化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他創作的《早霞短笛》是我國第一部題材、形式多樣的散文詩集,他首創提出了以中國散文詩的聯組形式、載體論和散文詩的四大美學特征等理論,改變了中國散文詩的歷史面貌。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專門開設了"柯藍文秋文庫",收集了他們夫妻的全部著作和手稿。
柯藍十分關注廣東的散文詩創作。1986年,柯藍指導廣東的文學愛好者在陸豐成立了全省第一個跨地域散文詩學術團體“帆影散文詩學會”。1987年,柯藍與夫人王文秋在廣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張《散文詩報》,親任主編。1989年柯藍在珠海主持召開中國散文詩筆會,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晚年,柯藍在廣東各地進行散文詩的推廣活動。
來源:廣東散文詩學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4/c403994-3197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