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鄉對話葉廣芩
沒心沒肺成不了作家
書鄉:小說中小學同學“沈美麗”的父親是“資本家”,但在丫丫眼中和普通的“資本家”不太一樣,這位“沈老板”與“葉四爺”的關系是什么?后來這一家的命運又是怎么樣的?
葉廣芩:沈家和葉家的關系,小說中他們只是鄰居,沒有任何關系,是胡同里兩個比較殷實的家庭罷了。小說虛構出一個姓沈的資本家,資本家是經商的,有錢,對于文化有著本能的崇敬和敬畏,葉家是搞教育的,是文化氣息濃厚的世家,所以“資本家”很在乎“文化”對他的定位。有錢加上有文化的認可,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資本家,在這里是指公私合營以前的資本家,生活相對富裕,有些人也參與了新中國政治生活,諸如工商聯、諸如政協等等。他們的生活比較優越。公司合營以后的資本家,有了很大改變,我在小說里沒有涉及,在此就不做解釋了。
書鄉:這次,“土狗老黑”的命運似乎比“花貓三丫”好,結尾“老黑”回到了鄉下自己的家中,真實生活中的結局也是這樣嗎?
葉廣芩:老黑的結局,扯到了文學以外的真實,真實的老黑是被管理狗的部門套走了,下落不明。我的哥哥曾經去找過,沒有找到。這些在文學作品里不便對小讀者言明,給讀者一個滿意的結局對兒童來說似乎更合適。
書鄉:小說中“丫丫”人小鬼大主意多,現實中您和丫丫像嗎?您算早熟的小孩嗎?
葉廣芩:是的。我小時候因不漂亮而自卑,我因父親早早亡故而自卑,我因家境貧寒而自卑,我因口齒笨拙而自卑,書中的耗子丫丫跟我完全是兩個人。我將自己的缺失寄托在這個小姑娘身上,希望她完美、快樂、無憂無慮。說我早熟,應該是早早就熟了,這是家庭環境逼的,我在自傳性的《沒有日記的羅敷河》這本書里詳細地寫了這些。傻吃傻玩,二哈(哈士奇)一樣的沒心沒肺固然幸福,大概是成不了作家。生活把你蹂躪了一番之后,才能把文學給你。跳出苦難,回歸童真,大概就是書中的耗子丫丫了。
玩兒里乾坤大
書鄉:現在孩子們面對的世界和您兒時面對世界有何不同?
葉廣芩:太多了,我小時候有小伙伴,有各種有情趣的游戲,也有獨自發呆的時光;有各種幻想,有家長老師放得開收得緊的環境。相對貧乏的物質生活讓我們早熟,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的柴米油鹽,體會到了謙讓和友愛,體會到了關心和擔當。那時候的我們既是放飛又是內斂的,放得開收得攏,它使童年充滿了魅力。今天的孩子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坐在臺階上發呆的奢侈,他們被各種“必修的東西”填滿了。物質豐富,垃圾食品充盈,還有手機和電子游戲的陪伴,各種誘惑太多,他們沒有了時間。當然,現在孩子們身邊的高科技是時代發展的進步,是太現成的收獲,那時候的我們得學習珠算,那是一門難學枯燥的課程,現在孩子有計算器,手指一按,傻子也會算……社會治安的欠缺讓現在的孩子們活動大受限制,上下學要接,不敢撒手,在罐里養著。上世紀70年代放學后在外面呼天喊地的,不到天黑不回家的黑玩,不知什么時候沒有了,大院里、小區的空地再見不到游戲的孩子們了。想想,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丟了不少東西,還是應該放開一些,讓孩子們多了解課堂以外的東西,懂得關愛,尊重友誼,學會承擔,體味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玩!玩兒里的乾坤大。
書鄉:書里有很多的瞬間,丫丫從頑皮到長大了懂事了,您看來孩子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嗎?
葉廣芩:長大是慢慢的,由生活的一點一滴積累。往往對大人很平常的小事,在孩子心里會激起想不到的漣漪,不要忽視孩子的小心境。有意培養孩子細密的觀察,告訴他們與朋友交往要掌握的分寸。察言觀色不是個壞詞,吃虧意識、抗打擊意識都是該學習的,我在《土狗老黑闖禍了》這部作品里著重寫了孩子在這些方面的學習、鍛煉。要學會融于群體,學會待人接物。
別把勁兒使努了
書鄉:小說寫到了妹妹小荃的出生,“我”也因此體會到了媽媽的不易,學會了愛媽媽,這段敘述令人動容。如今許多父母在生二胎時要征求一胎孩子的意見,您認為有必要嗎?
葉廣芩:如何理解現在父母生二胎,是否要征求一胎意見,這個問題我沒想過。過去每家孩子不止一個,父母在生養的時候好像沒征求過誰的意見,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生孩子是父母的事情,和家里條件有關,沒必要看誰高興不高興,也不必事先征求哪個的意見。今天的小孩子要學會獨處和友愛,要懂得家里許多事情不是由他們說了算,他們不是家里的主宰。霸王式的,一切“以我為中心”的孩子不可取。
書鄉:從“耗子丫丫”到“花貓三丫”再到“土狗老黑”這個系列寫到了丫丫上小學,接下來會再往下寫嗎?
葉廣芩:北京的生活是我寫作的背景,另一個背景是陜西秦嶺,我1968年到陜西,至今已經五十幾年了,現在我的工資關系、戶口還在陜西。俗話說,人有雙重父母,兩處家鄉,這話不假。50年中我在秦嶺腹地老縣城村生活了9年,環境極其艱苦,那里是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生活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狗熊什么的,村里還有小孩子,他們像小松鼠一樣靈動和敏感,孩子和動物是太好的進入秦嶺的契機,不用怎么收拾,都是一篇篇好看的故事。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在腦筋還能轉動的時候,應該把它們寫出來。讓山外的孩子們了解大山,了解生態,了解自然,了解簡單的蟲子也有高貴的生命,應該得到我們的關愛和尊重。
書鄉:當下,許多家長對學校給家長的負擔過重怨聲載道,相較老一輩的“放養”,如今的家長壓力山大,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葉廣芩:如今家長的壓力和焦慮,很多是“怕輸在起跑線上”,怕將來在社會競爭中自家孩子被自己的“放任”耽誤了,可究竟什么是起跑線呢,我至今不知。這是水漲船高的事,你會鋼琴,我得會書法,你進奧數,我得來雙語,你是前十,我得第一……盲目地跟,盲目地追,孩子可憐,活得被動而累。北京人有話說,別把勁兒使努了,我見過不少適得其反的例子,我想有時候我們也得緩一緩,事情的發展很多時候跟我們家長想得不一樣。有人會說,反正你沒孩子,站著說話不腰疼,告訴大家,我的小孫女正是成長的時候,我不強求她,業余只給她報了一個體操班,不是那種專業的體操,只是蹦跳箱、翻跟頭、鉆圈圈而已。她高興,家長高興,我的目的是將來她上體育課的時候不要笨拙得像只大尾巴羊。
來源:北京晚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5/c404071-31979499.html